坊间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一年输两次液能疏通血管”,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血液粘稠的中老年人,这种做法很是流行,尤其在基层及地方医疗机构,要求输液通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在少数。真的靠谱吗?


© 摄图网


▌药物半衰期短,发挥药效时间几天甚至几小时


目前预防性输液大多使用血塞通、舒血宁、丹参、曲克芦丁等药物,这些药物确实能起到溶栓、解痉或扩张血管作用,但多作为心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时的治疗用药,有效时间短,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会被身体代谢掉。


从医学角度来看,仍要讲究对症治疗,尤其是输液药物,更应针对病情考虑,不可一概而论,无症状的输液本身就是不合理输液的表现之一,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数据研究证明输液对于清洗血管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效,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也无需效仿。


Unsplash © Smith


输液是创伤性操作,盲目输液反而有害


有人会说,既然输液短期内有效果,我定期去输一次液还不行吗?不行!


输液是创伤性操作,不仅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有很多潜在风险。输液相当于一场小手术,一辈子越少输液越好,盲目输液反而有害,比如对于心脏有问题的老年人,输液有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衰,而且输液本身可能增加感染机会、发生输液反应、过敏性休克,甚至影响肝肾功能。 


另外,看似清澈的输液药物中实际上含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像玻璃碎屑微粒、橡胶微粒、药物残渣等,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长期输液,微粒会蓄积在心、肺、肾、肝脏、肌肉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以往对身体的损害非常大。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输液微粒是必然的,这也是静脉输液最大的危险因素,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Unsplash© Sporlab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预防心血管疾病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和血脂的相关数据,按照医嘱进行正规的用药控制,定期进行体检与复诊。健康的生活方式远比定期输液更有效。日常生活注意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喝水、增加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