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外行吃燕窝,内行吃银耳”。


《本草诗解药注》中提到:“白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之要品,为人参、鹿茸、燕宣窝所不及。”所以,很多人喜欢在秋冬季节煮银耳羹,滋阴润燥。


近年来,除了我们熟悉的干银耳,还可以买到“鲜银耳”。鲜银耳看起来晶莹剔透,煮起来更软糯,口感更好。


但是,食用鲜银耳存在很大风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发布消费提示,鲜银耳有造成中毒的风险且后果严重!


曾发生不少因食用鲜银耳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1984年,山东东平县和河南郑州发生了两起银耳中毒事件,110人中毒,9人死亡。

♢1988年河北省巨鹿县19人中毒,5人死亡。

♢2000年,辽宁本溪市一名妇女因食用凉拌鲜银耳而中毒。


▋鲜银耳为何会引发中毒?


或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鲜银耳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一种叫做“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细菌很喜欢生长在含水量高的新鲜银耳上,它产生的名为“米酵菌酸”的毒素可以导致肝肾衰竭,而且在高温烹煮下也很难分解,至今还没有特效药


或引起日光性皮炎


刚采摘没有进行加工的鲜银耳含卟啉类光感物质,可能引发日光性皮炎,出现皮肤红肿、痒痛,鲜红色丘疹和水疱。


▋鲜银耳与干银耳营养相差无几


银耳经过干制以后,保留了鲜银耳中的绝大多数营养,比如银耳多糖、维生素、矿物质等。从新鲜银耳到干制银耳损失的那一点点营养根本不足为惜。

 

更重要的是,米酵菌酸毒素虽然在高温下顽强,但是在紫外线下易降解,所以经过处理的干银耳中的米酵菌酸检出率远远低于新鲜银耳。而且干制后大部分卟啉类物质被分解,出现日光性皮炎可能极低。


鲜银耳口感的确更好,但是冒着生命危险去吃,实在是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