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是一种以小麦粉和辣椒为原料的小零食,一直以来深受大家喜欢,尤其是学生群体。这种“来自东方的神秘食品”甚至走出国门,也得到外国人的青睐。但是一直以来,辣条也存在诸多问题。


国外某网站出售的辣条类零食,价格并不便宜


市面销售的辣条为追求口感和色泽,多会使用大量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或许在国家规定的合格范围内,但是很多人会因为辣条的口味好,一次吃上好几包,这样就会有"叠加效应",摄入的食品添加剂就会过量,显然不是健康食品。尤其对于本身脏器发育就不健全的儿童来说,摄入过多的防腐剂会使脏器负担过重,使得脏器功能受损。


Cr:Soogif


此外,辣条中的钠盐和油的含量也很多,吃多了会造成钠盐和油摄入过量,对身体健康很不利。很多小作坊生产的辣条,从生产环境、油脂、添加剂到原料品质更是堪忧,加工过程等众多环节的安全隐患很大。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


12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文明确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凡与此不一致的,2020年1月31日前调整到位。生产企业要按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降低调味面制品中盐、脂肪、糖含量,提升产品营养健康水平。各地教育、卫生、市场监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从此,辣条的质量安全管理有了标准,但是也要注意不要经常吃,一次不要吃太多哦~



附: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


为进一步加强调味面制品(包括俗称的“辣条”类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统一“辣条”类食品分类。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凡与此不一致的,应当于2020年1月31日前调整到位。生产企业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的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二、严格食品生产卫生规范和设施条件管理。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等要求,加强生产过程卫生管理,保持厂房及设备设施清洁,严格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严防生物、化学、物理污染。


三、加强原辅料和生产过程管控。生产企业要严格供应商审核和原料检验,不得采购使用无产品合格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及来源不明、标识不清的原辅料,必须保证购进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合格。加强生产工序、包装、贮存等关键环节质量安全控制和成品出厂检验,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四、严格标签标识管理。食品标识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通俗易懂、科学合理。食品名称要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不得使用低俗、误导或违背营养科学常识的名称。标签标识的信息必须真实,不得虚假夸大,不得误导消费。


五、倡导减盐减油减糖。生产企业要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相关要求,改进生产工艺,改善产品配方,制定食品企业标准,降低调味面制品中盐、脂肪、糖含量,提升产品营养健康水平。各地教育、卫生、市场监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六、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地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调味面制品企业的生产许可,加强生产企业、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的日常检查和产品抽样检验,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市场监管总局

201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