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基于最新疫情的趋势和最新研究证据,对一系列内容进行了补充修订。

与第四版相比,第五版主要有哪些主要变化?


变化一: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


第五版方案补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第五版方案补充:“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并明确了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3、易感人群


第五版方案针对易感人群删除:“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保留:“人群普遍易感。”


变化二: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


第五版方案在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基础上补充:“咽痛”可为少数患者的伴随症状。

 

2、实验室检查


第五版方案补充:“部分患者可出现乳酸脱氢酶(LDH)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及“粪便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变化三: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


第五版方案将诊断标准分为了湖北以外省份和湖北省,两部分的疑似病例内容中流行病学史部分省内外描述是一样的,较第四版指南在“武汉地区”的基础上修改为“武汉及周边地区”。


2、疑似病例临床表现


第五版方案将省内外临床表现中第一条“发热;”修改为“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并增加了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疑似标准;另外省内标准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列为了临床诊断病例。


变化四:临床分型


第五版方案将临床分型分为四型,其中补充:“(一)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变化五:治疗


1、一般治疗


第五版方案在监测化验中补充:“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


2、抗病毒治疗


第五版方案首次补充:“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并在α-干扰素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试用药物中补充:“或可加用利巴韦林(成人首剂4g,次日每8小时一次,每次1.2g,或8mg/Kg iv.每8小时一次)。”并强调:“要注意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呼吸支持


第五版方案将呼吸支持部分进行扩充完善,从一般氧疗、高流量吸氧/无创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到挽救治疗进行从低到高级别的呼吸支持分类,并详细描述了呼吸支持逐级递增的考虑条件。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呼吸支持提供了更加详细的诊疗方案。


4、其他治疗措施


第五版方案补充:“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会延缓对冠状病毒的清除。”及“对有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有条件可以考虑使用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并对于第四版指南中:“有条件情况下可考虑恢复期血浆治疗。”的描述在第五版指南中进行了肯定:“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


其他修改细节详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点击查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