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缓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小伙伴们纷纷相约一起去踏青。“春吃野菜正当时”,很多人也喜欢在踏青的时候挖一些野菜。


野菜有独特风味,可生食凉拌、炒食蒸煮、配菜做汤,也可用来晒干菜、制酸菜、腌咸菜等,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殊不知,美味的野菜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发布通告提醒广大市民安全采摘、食用野菜。


Photo by Streetwindy Photography from Pexels


一、环境品种要注意,合理采摘保生态。 


采摘野菜一定要注意避开环境污染的区域,如化工厂、污水、公路、垃圾填埋场等附近区域,即使这些地方的野菜生长茂盛,也不要采摘食用。采摘野菜不要选择不熟悉、不认识的品种,避免因食用有毒野菜造成伤害。 


有些野菜是草本植物,采摘时不要连根拔起,野菜还能带根继续生长。也不要过度地采摘野菜,以保持野菜的可持续生长,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二、选购贮存有讲究,食用野菜巧处理。


消费者如需购买野菜,应到正规菜市场或超市选购新鲜野菜,并保留购物凭证,不在路边摊或流动摊位购买。最好现买现吃,不要长时间存放,以免因储藏不当造成野菜变质。


野菜的食用方式多样,可凉拌、炒食蒸煮、用作配菜做汤等。食用野菜时要去除腐烂部分,并充分清洗。部分野菜有微毒,需要经过煮、浸泡等处理,确保煮熟煮透后食用


三、日常膳食讲平衡,特殊人群需注意。


按照现代营养学的食物分类,野菜属于蔬菜类,含有黄酮类等多种植物化合物,只食用野菜难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应注重食物多样化和膳食平衡。部分野菜中可能含有天然毒素。食用野菜重在尝鲜、品味,不要贪吃。老人、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等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


食用野菜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催吐并携带剩余野菜和呕吐物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