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来全国发生多起溺亡事件,广东开平某水上乐园一8岁男童不慎溺水。一工作人员立即对溺水小孩实施“倒挂”急救。而后,医护紧急到场,实施心肺复苏术后送医,但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
开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黄光锐说:溺水施救时,最常见的错误是“倒水”!
事实上,溺水时若有水进入身体,只会到肺部或者肠胃。到达肠胃里不会造成多大伤害;到达肺部的话,早期溺水喉头会痉挛,声门闭锁,吸入肺里的脏水不多,只有晚期才会被灌满,且多半已错过抢救时机。其次,肺如海绵,肺泡水因张力而不会被简单的腹部冲击或倒挂而排出,只能被胸外按压建立的血流带走。
此外,控水急救耽误时间,还会造成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窒息。
Photo by Matt Hardy from Pexels
对于溺水这种窒息性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按照“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的顺序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术。
第一步:轻拍病人双肩、大声在病人两耳旁呼叫、询问,看看病人有没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立即用5~10秒钟的时间通过观察胸部有无起伏来判断有无呼吸。
第二步:如果病人意识丧失、没有呼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第三步:孩子溺水,如果救起来之后心跳呼吸停止,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复苏。
让孩子仰卧在平地上,右手掌掌根放在溺水者两乳头与脊柱连线的交点,肘关节先伸直后垂直向下,按压平稳而有规律,按压至最低点时应稍有停顿,深度为胸腔的1/3~1/2(成人按压的深度为至少5厘米),以能摸到大动脉的搏动为有效,频率为100次/分。
抢救溺水者心肺复苏的时限应大于30分钟。当溺水者心跳、呼吸恢复后,可用干毛巾摩擦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向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并尽快送医院救治。
为何抢救溺水者心肺复苏的时限应大于30分钟?
通常情况下,心脏骤停4~6分钟后,脑组织就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出现脑死亡,但溺水者例外,这是因为溺水者会存在“潜水反射”,即呼吸已经停止,但心跳还在,这样,脑的循环就没有中断;而且这时的心率减慢,降低了心肌耗氧量。此外,冷水中的低温环境可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使脑组织能耐受相对长时间的缺血缺氧。所以即使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超过30分钟,也不要放弃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