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闷热加上今年雨水较多,野生蘑菇生长旺盛,山郊野外到处都是,正是野生蘑菇中毒高发期。
截至5月初,全国已报告76起毒蘑菇中毒事件,80%以上中毒事件为家庭自采误食导致。
Photo by Egor Kamelev from Pexels
我国约有毒蘑菇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而且毒蘑菇常人很难辨别。有人自以为凭经验食用野蘑菇、野果不会中毒,却不料稍不注意就进了医院……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一般为2-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食用无毒蘑菇也可能导致中毒
在野外,无毒蘑菇往往与有毒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无毒蘑菇,仍会有中毒危险。
Photo by Viktor Smith from Pexels
无特效疗法 须立即催吐
专家提醒,食用野生蘑菇后一旦发现有任何呕吐、腹泻、极度口渴、盗汗、痉挛、晕眩、体温下降等中毒现象,应尽早采用催吐、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出毒素。同时,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避免采摘、采购和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