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又叫盘尼西林,主要用于咽喉炎,化脓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肺炎,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是临床上使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青霉素自问世以来,曾挽救过无数患者的生命,但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的发生也不在少数,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药疹、药物热和过敏性休克等,可见速发反应和迟缓反应两种形式。


(1)速发反应:在做皮试或注射后数秒钟和数分钟即出现全身过敏反应,有时呈闪电式发生。表现有胸闷、心悸、口舌发麻、气短、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弱、血压急剧下降。继则神志丧失,大小便失禁、昏迷后抽搐。


(2)迟缓反应:注射后数小时或3天后才出现红疹等。偶有于用药后数日突然发生过敏性休克者。


Photo by Daniel Frank from Pexels


基层医师在使用青霉素时,如何防治过敏反应?


a.详细询问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b.初次使用、用药间隔三天以上或换批号者必须做皮肤过敏测试,反应阳性者禁用;


c.病人每次用药后需观察30min。无反应者方可离去;


d.青霉素注射液必须现用现配;


e.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f.不在没有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的条件下使用;


g.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首先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抢救,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注或滴注,必要时加入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


如抢救有困难时,应边抢救边向上级医院求援,同时立即停止使用或接触引起过敏的药品等致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