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通过人体经络到达脏腑,达到预防和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的效果。


Pietro Jeng © Pexels


但是,三伏贴也不是“神药”,不是所有人群都可以贴三伏贴,7月2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印发《2020年北京中医药“冬病夏治三伏贴”工作方案》,明确规定了三伏贴的适宜人群。



各医疗机构要严格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项目的临床应用管理,仅可对以下几种人群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项目: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过敏性鼻炎及小儿

老年(60岁以上)体虚易感冒

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人群


《方案》提出,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三伏贴的适应症,尤其在预约挂号时或就诊时对于不符合三伏贴适应症的患者应做好解释工作、耐心引导。


另外,《方案》要求,各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冬病夏治三伏贴”服务只可收取1次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项目每次收取30元治疗费。2020年的三伏为40天,每10天为一个疗程,每疗程贴敷次数不得超过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