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痴迷喝热水?


喝热水文化已经深入中国人骨髓,甚至“多喝热水”也成为网络热词。


生病了,多喝热水;姨妈来了,多喝热水;天气凉了,多喝热水。



甚至,有直男表示:“我就说了句多喝热水,她就生气了。”


有调查显示:女性最讨厌的男性电话十大用语,“多喝热水”稳居榜首。



真是成也热水,败也热水。


●         ●         


调侃归调侃,你一定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只有中国人对热水如此痴迷?而在很多欧美国家喜欢喝凉水甚至冰水?


1


喝热水最早的记载


《孟子·告子上》里有:“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这里的汤就是指热水。


先秦书籍《黄帝内经》载有:“禁寒饮食、寒衣”,形寒饮冷则伤,要求不要喝凉水,不要穿单薄的衣服。


虽然关于喝热水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至先秦战国时期,但在自古以来的中国人类社会上,煮水的燃料和器具并非家家户户都能负担的起。喝得起热水只是少数上层贵族的事情。


2


新生活运动


为了鼓励大家注意卫生健康,从1930年代开始,国家大力宣传要饮用热水。


1934年,国民政府在蒋介石与宋美龄的主导下开始推行“新生活运动”,宣传新政内容,在全国范围推广喝开水、不吐痰、多识字,讲究文明卫生。[1]


“水不沸不喝”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否有效,仍取决于经济程度。在经济发达的上海等东南沿海城市,逐渐兴起了“熟水店”(专门给市民廉价热水的商店)生意。


曾经遍布上海街头巷尾的“老虎灶”,老虎灶”是近代上海出现的一种专门售卖熟水的店铺。[2]


但在我国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喝热水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3


爱国卫生运动


一直持续到1950年代,国家又发起了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喝热水的意识得到广泛普及,这个习惯就此传承下来。不喝生水的口号才真正家喻户晓。



官方全面加强了 " 喝热水 "、" 喝开水 " 的宣传和推广。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一再号召 " 要反复教育群众喝开水和消毒过的水,不喝生水 ";各种官方编纂的《农村卫生院课本》也一致要求 " 卫生员应当积极宣传喝开水的好处,带动群众养成喝开水的好习惯。"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一本《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手册把讲究个人卫生的“五不”和“十要”卫生习惯一一列出,“五不”第一条就是不喝生水,因为喝生水会得痢疾等肠胃传染病。


作为当年的一种宣传材料,喝开水防拉肚子、防传染病的观念,已借此深入老百姓的脑海。


4


欧洲工业革命-注重水资源防治


那为什么欧美国家的人一般都不喝热水呢? 


因为在近现代欧美人由于饮水不洁的问题,各种瘟疫、黑死病都通过水源传播,整个欧洲曾经一次又一次地遭受瘟疫的袭击。所以到了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欧美人就特别注意水的净化与清洁,到1878年,英国就基本上建立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3]


虽然不喝热水,但是欧美国家的水质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冷饮或直接喝都没有问题。


●         ●         


不得不承认,多喝热水确实对疼痛和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热水能舒缓肌肉、血管痉挛,感冒、胃疼、肚子痛的时候,喝一点热水确实会舒服很多。


参考资料:

[1] 宋美龄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2] 2016年9月8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夕拾版

[3]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J].探索与争鸣,2009(02) :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