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政府网

整理:渔歌医疗


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重磅文件《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不仅提出多条重大医学教育改革举措,还对临床医师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重点内容整理如下:


1


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招生
加大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

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


大力发展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加大护理专业人才供给;


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缩减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医学院校招生计划。


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调整研究生招生结构,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紧缺人才倾斜。


2


加强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学科建设

2020年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均须设置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学科,大幅度扩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


将麻醉、感染、重症学科纳入临床医学指导性二级学科目录并加大建设力度。


加强麻醉、感染、重症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强化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培养。


3


加大全科医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逐步扩大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中央财政继续支持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本科定向医学生;


3年内推动医学院校普遍成立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


2021年起开展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扩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加快推进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改革,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前景。


提高公共卫生教育定位,依托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强化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医学院校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的医教研合作,3年内建设30个左右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计划作为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培养计划,创立发展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


加大高层次专业人才供给,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学科专业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


4


设置“医学+X”交叉学科

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

健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置交叉学科,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


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综合优势,建立“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机制。围绕生命健康、临床诊疗、生物安全、药物创新、疫苗攻关等领域,建设临床诊疗、生命科学、药物研发高度融合,医学与人工智能、材料等工科以及生物、化学等理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融通创新、基础研究支撑临床诊疗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


5


薪酬待遇向全科、儿科等紧缺专业倾斜

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与研究生同等待遇


保障住院医师合理待遇,住培基地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物价变动、所在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结合实际制定培训对象薪酬待遇发放标准,鼓励承担培训任务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儿科等紧缺专业培训对象的薪酬待遇予以倾斜


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培训对象培训合格当年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当年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


对经住培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6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医学院校支持力度


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统筹各方资金资源,加强对医学教育投入保障。


支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等重大改革。支持国家住培示范基地、标准化住培实践技能考核基地、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等建设。


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医学院校支持力度。


附原文链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