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余市人民政府

整理:渔歌医疗


近日,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一条政务动态“在村里享受到便捷医疗卫生服务——我市大力实施晓康诊所提升工程”。文中提到晓康诊所实行村医8小时上班、24小时负责制



同样为村医诊所,为什么晓康诊所就可以实行8小时上班制?其实新余市打造的晓康诊所是将以往由乡村医生自行建设、个人经营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打造成标准化健康驿站。


所有的“晓康诊所”都是按照产权公有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建设,开展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换句话说,就是诊所产权归当地乡镇卫生院所有,实行公建院管,由卫生院聘用当地乡村医生负责经营。


晓康诊所村医实行聘用制管理,由当地乡镇卫生院从现有注册的或取得执业助理资格以上乡村医生中择优选聘、签订合同;


业务绩效考核,由县区卫健部门制定考核方案,乡镇卫生院组织实施,考核内容包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考核结果与工资支付、是否续聘相挂钩。


晓康诊所在履行好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前提下,实行“财务独立核算、责任独立承担”。


各乡镇卫生院统筹各级财政补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给每个晓康诊所医生每月发放基本工资1800元,另加医疗收入(包括一般诊疗费、中药加成等),对于边远地区的乡村医生额外发放300元/月生活补贴。所有收入人均确保每月合计不低于2500元,全年总收入不低于30000元。


建立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所需费用由财政和个人按比例分担,个人仅需承担30%,对已年满60岁未享受社保的乡村医生每月额外给予300元养老补贴。


所有晓康诊所统一购买了医疗责任险,每个诊所保费500元/年,每年最高理赔20万元,每次纠纷赔偿最高10万元,大大降低了乡村医生医疗责任风险。


目前,新余市共建成380多所晓康诊所,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其中近半数与颐养之家相邻。晓康诊所配置配齐30种及以上基本药物,全部实现医保门诊即时结算


此次提升工程包括善晓康诊所就医环境,开展乡村医生培训,规范乡村医生服务行为等,具体如下:


加大资金投入


县区卫生健康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晓康诊所整治资金160余万元,统一规范命名更换门牌、统一药房标识、治疗室医疗废物设置垃圾筒、内外墙粉刷、配置电脑和打印机、为村医配置冬夏工作服4件套。


创新常态监管手段


市县两级卫生健康部门在全市381所晓康诊所安装1个高清监控设备,组建“平安基卫”云服务平台,实现监控视频7天回看功能,相关工作场景通过云端进行存储推送,组成集团网,有对应权限的上级管理人员在电脑、手机端皆可进行实时调阅、画面抓拍、7天回看、视频下载等操作。


加强队伍建设


采取委托医学院订单定向培养和在岗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先后选派230多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院校培养,已有30名毕业,充实到晓康诊所工作。举办7期培训班,培训600余名村医。


规范乡村医生服务行为,做到三统一: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械购销、统一财务管理。实行“四有”,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诊疗收费有票据、病人转诊有登记。将联系电话、服务内容、收费项目、药品价格等上墙公示,实行8小时上班、24小时负责制。


原文链接:在村里享受到便捷医疗卫生服务——我市大力实施晓康诊所提升工程(点击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