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一名刚出生11天的婴儿被老鼠咬伤,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被老鼠咬伤,可能会引发哪些疾病呢?


鼠咬伤预后一般良好,但有并发症时较为严重。老鼠身上会携带很多细菌和病毒,严重的感染会导致脓毒症、肾衰竭、休克等并发症。


鼠咬伤还可以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鼠咬热、羌虫病、斑疹伤寒、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其中又以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比较严重。


 需要打流行性出血热疫苗么? 


不推荐!


首先,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被老鼠咬伤不代表就感染了这种病毒。其次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7至14天,以2周多见。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注射后产生有效保护抗体也需近2周时间,因此注射该疫苗的意义不大。


另外,根据疫苗说明书,这种疫苗接种年龄范围为10岁至70岁的人群,对10岁以下儿童不在接种年龄范围[1]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进步,出血热的发病率很低,出血热疫苗接种主要在出血热高发地区流行高峰来临之前1个月内完成接种,并不用于暴露后的治疗。


Photo by Giuseppe Martini on Unsplash


 需要接种鼠疫疫苗么? 


不推荐!


传播鼠疫的病菌是鼠疫杆菌,一般不直接通过老鼠传给人,而是通过老鼠身上携带的跳蚤!


被老鼠咬伤而传播鼠疫杆菌的可能性较低。


而且,鼠疫也像出血热一样,有疫区的概念,疫区之外的老鼠,它们身上的跳蚤并不携带鼠疫杆菌。


 需要打狂犬疫苗么? 


不推荐!


WHO指出,对北美洲和欧洲狂犬病流行地区的野生和家栖啮齿类动物的大规模检测显示,此类动物极少感染狂犬病,狂犬病病毒终端溢出性感染仅为偶发事件,说明此动物并非狂犬病的储存宿主,也不参与该疾病的流行和传播。


美国CDC也指出,啮齿类(尤其是小型啮齿类,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仓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未发现此类动物导致狂犬病的证据。


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2]中针对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中提到,暴露于是啮齿类动物、家兔或野兔时,通常无需接种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


 被鼠咬伤后,究竟该如何处理呢? 


1、凡确定是鼠咬伤均要立即就医。


在被鼠咬伤的第一时间,应该优先去急诊科就诊。立即行体格检查,明确伤口性质,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和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检查,同时也要和其他动物、昆虫咬伤等相鉴别。


2、应急处理后伤口应该敞开,不要包扎,如果伤口较深或者面积较大,应进行破伤风疫苗注射。


3、接下来还要观察有没有发热、出血等症状,如果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必须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并跟医生说明曾被老鼠咬伤。


对于鼠咬热、羌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或者斑疹伤寒鼠类引起等疾病,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疫苗可以使用,如果真的感染这几种病,也无需过于担心,目前都有很好的特效药治疗,只要及时诊断治疗,可以很快痊愈。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2]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