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事件回顾:黑龙江食物中毒事件已致8人死亡!)
国家卫健委19日发布提示:
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现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汤子。北方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
夏秋季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
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
2010年至今,全国已发生此类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酵米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发霉变质的原料,虽然通过挑选新鲜无霉变原料,勤换水能够减少被致病菌污染的机会,但为保证生命安全,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Pixabay © Pexels
渔歌小贴士:酵母发酵而成的面制品也不能吃了吗?
酵母发酵而成的面制品属于接入菌种的“接种发酵”,就是在原料中大量接入发酵所需的微生物,快速建立优势菌群。这样发酵过程不但较短,而且当安全的优势菌群形成后,可以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酸汤子的制作是用磨碎的玉米加水,依靠环境中自然存在的微生物自由生长,即“自然发酵”而成。“自然发酵”需要较长的发酵过程,容易被有害微生物如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并累积毒素。
因此,对于各种自然发酵而非接种发酵的食品,都需要提高警惕,尽量避免食用。
为死者节哀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牢记这几点
远离米酵菌酸
来源:渔歌医疗整理自国家卫健委、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