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出台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九项医疗改革举措。其中,落实分级诊疗、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薪酬制度改革等均出现在医改举措之中。
推进国家和省级医疗中心建设,以及6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项目建设。所有县(市、涉农区)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绩效工资总量等挂钩。加快建设卒中、胸痛、创伤、肿瘤、妇幼、儿童、精神等省、市级专科联盟。
加快推进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社区医院示范县(市、区)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设社区医院。到2020年底,力争15%的城市社区建有家庭(全科)医生工作室。
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扩大覆盖,指导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及互联网诊疗服务。建立健全“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按照线上线下保持合理比价关系。打造省市统一服务平台,提供预约诊疗、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等一站式服务,逐步将电子健康档案向签约居民开放使用。
就全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培养和待遇方面,江苏省明确提出:
全面实施强基工程。开展全省基层卫生人才统一招聘,探索试行全省统一考试、成绩全省统一使用的办法。
实现2020年全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规模稳中有增。力争年度新培养全科医生不少于1000人。
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公立医院设立人才专项经费。
加强省内医院与国际一流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合作。
探索实行区域内编制总量管理、统筹调剂使用和公立医院备案制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缴纳年金的办法。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以及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办法。
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薪酬水平,探索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公分制。
鼓励各地制定高层次卫生人才和基层卫生骨干人才标准、范畴及相应薪酬政策。
探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责任,参照公益二类标准实施绩效管理政策。
适当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逐步提升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
原文链接:江苏医改动态(第2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