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能给身体带来诸多好处,甚至可以用“充电5分钟,鸡血一下午”来形容。
午睡不仅可以提高记忆力、还可以改善心情、还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由于时间和场地限制,上班族和学生党大多数会选择趴着午睡。
殊不知这样对身体有着很大危害……
1、长期压迫眼球,可能会损伤眼角膜和视网膜,最终导致眼压升高,可能诱发青光眼。
2、颈椎和腰椎过度屈曲严重超过了平时的弯曲范畴,与脊椎正的生理弯曲相反,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脊椎变形,颈腰部肌肉疲劳,引发脊椎疾病。
3、压迫肺部,导致呼吸不顺,也会压迫颈动脉,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醒后会出现头昏、眼花等缺血缺氧症状。
4、如果把手压在脑袋下面枕着睡觉,还会压迫手臂桡神经,可能造成手臂神经麻痹。
5、可能会导致面部神经长期受压迫,引发神经麻痹或脸部变形,也就是说可能会变丑。
6、挤压肠胃,肠蠕动变慢或受阻,长期可影响消化功能,出现消化不良、肠胀气等情况。
1、靠椅而不趴桌
午睡的时候,尽可能把自己“放平”。
有床就躺着,没床呢?
尽量靠在椅子上午睡,而不是趴着。
如果椅子不能调节倾斜度,可将靠枕置于腰下,给腰椎下部一个支撑;采用头靠椅背的睡姿,最好准备一个U形枕或者O形枕,垫在颈后,不仅起固定作用,还能缓解入睡后颈部肌肉乃至颈椎的受力。
2、饭后别急着睡
胃部消化一般需要1个小时,午饭后,给肠胃一些消化食物的时间,散步10分钟可加快肠胃蠕动,缓解消化不良。建议午饭后休息30分钟,等消化系统工作高峰期过后,再开始舒服入睡。
3、调整最佳的午休时间
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有90-100分钟,当我们午睡超过30分钟后,就会进入深睡期;从深睡期中醒来,反而会降低清醒度,增加疲倦感。
尽量将午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20分钟左右更加保险。但是如果时间充足,睡满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90分钟也是没问题的。
每个人的睡眠周期都不完全一致,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不同的时间:15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等,然后观察自己在哪个时间段醒来的舒适度较高,调整为自己最佳的午休时间。
Min An © Pexels
4、睡前做好保暖
人在睡熟之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所以,即使睡前不觉得冷,也要在身上盖一件被子或衣服,午睡时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