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医生的两条视频,引发了网络争议,评论区更是“炸了锅”。


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这瓶葡萄糖水该由谁来买单?


近日,一段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的视频,在网上走红。



没想到这段视频引来了一些网友的质疑,“这瓶葡萄糖水该由谁来买单?”“葡萄糖钱交了吗?”



医生急救转运车上吃香蕉,是不敬业?


引发争议的抖音视频,拍摄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医护人员一次急救转运途中,而争议的焦点却是医护人员手中的香蕉。



看到这里,视频评论区的有些网友坐不住了,“胃口可真好,这就是医者仁心吗?”“急救车上吃东西,还救人不救了?”


那么,


在质疑的声音之下,


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只看瞬时画面,医生喝葡萄糖水、在救护车内对着危重患者吃东西,确实有些欠妥。网友站在道德层面给予提醒和批评,有他们自认为正确的道理。但相关画面并非静态的,事情有前因后果,若结合相关因素来思考,就会认为这样的批评对当事医务人员过于严苛。


郑涛医生作出澄清:8小时滴水未进,口渴难耐

大家好,我是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水新闻事件中的当事医生,我叫郑涛。没想到这个事情会受到那么多网友的关注,竟然还上了头条、抖音热榜,感谢大家关注。在此我给大家讲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11月7号前后,我一共接到3个急诊,其中两台脑出血需要手术。第一台为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110毫升,来院时已经脑疝,在急诊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这台手术从7号晚上8点做到凌晨12点,从接到患者到手术结束总共耗时5个小时。在急诊手术期间又收治一名脑干出血患者,出血量15毫升。我刚下第一台脑出血手术,第二台脑出血手术已经准备完毕,接连我继续上了脑干出血手术,这台手术结束到凌晨4点。两台手术总共耗时8个小时。期间滴水未进,手术很顺利,下手术时精神和身体同时放松,瞬间疲惫而至,口渴难耐,所以让手术室护士开了一瓶5%的葡萄糖500毫升一饮而尽。休息片刻后,紧接着早上继续去开科室会议,出门诊。


事后,这个举动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我在此澄清一下。


第一,在手术区,只有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如果说我们在手术的时候渴的情况下,喝葡萄糖是最合适的。


第二,这瓶葡萄糖到底由谁买单。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瓶被我喝掉的葡萄糖从科室成本中扣除,绝对不会算在病人头上。葡萄糖水是药剂科调配过来的,手术中若给病人使用,我们是要下医嘱的,所以这些葡萄糖水都应该是给患者用的,但是若我中途拿了一瓶来喝,这个是算在科室成本里面,不会算在病人身上,医院做治疗都不会空挂葡萄糖水,都要在里面加药。


第三,有朋友问这个葡萄糖是什么味道的,手术室的葡萄糖分三种浓度,含5%、10%、50%的。浓度越高,越甜,那我喝的是5%的,主要是为了补充水分,补充能量是次要的。


感谢社会各界对医疗行业的关心,感谢网友的关心,感谢各路媒体的关心。请大家放心,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我始终牢记使命,不会多拿患者的一分一毫。我本人作为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医生,对于医患关系始终抱有良好的心态,我相信,诚以待人,人必诚以待之。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


吃香蕉当事医生:往返420公里的紧张救援,体力消耗很大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体外循环科副主任李建朝介绍道,这次心脏重症急救转运不是大家印象中的短途急救转运,当时舞钢市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当地医院救治技术和设备难以满足成功救治的条件,遂向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打来了紧急求援电话。


知悉评估患者情况后,李建朝带领心脏重症团队立即出动,车载“救命神器”ECMO奔赴210公里外的现场。


当时的情形“很迫切!,上午10点出发,去路上两个多少小时,现场抢救两个多小时,为患者植入ECMO,到返程治疗的路上,近7个小时的高强度体力消耗后,大家早已饥肠辘辘。“时间不允许,停车吃饭更是不可能,我就在途经的超市快速买了香蕉、面包和水”,李建朝说道,香蕉面包能快速充饥和恢复体力,又不耽误转运和返郑的后续救治。


回来路上,病人当时处于镇静药镇静状态,情况已经稳定。李建朝介绍道,即使这样,我们也在时刻关注着相关情况。可以从视频中看到,即便当时在吃东西,几名医护人员的视线也从未离开监测仪。


看到这里,


你们还会仅凭几张照片、


几分钟的视频片段,


指责医生?


“医生也是人,自然也需要别人关心。对于这水谁付钱的质疑,不仅不包含对人关切的任何温度,甚至是冷酷无情。面对任何一个8小时没喝水的人,我们不也愿意为他付钱吗?14日,在《新闻周刊》节目中,白岩松作出如此评价。


暖心后续:


据时间视频报道,上周六(14日),有热心网友买了六箱饮料,坐近两小时公交车给郑医生送水。并表示“以后不要再喝葡萄糖了,也不好喝”。 


吃香蕉事件中家属表示,“网友不该这样误解他们,他们是救我父亲命的人,他们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


若不是迫不得已,


谁不想踏踏实实吃顿饭,


在寒冷的天气来一杯热水。


希望医患之间还是要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体谅!


本文综合自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央视新闻、河南商报、时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