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11月24日,巴基斯坦政府在其官方推特上发布了一则声明。声明称,巴基斯坦内阁批准了一项立法草案,草案中规定了严厉的刑罚,其中包括对强奸犯进行化学阉割,以此遏制巴基斯坦境内不断增长的针对妇女、儿童的性侵案件。
新闻一出,引来无数网友热议。
「化学阉割」是相对于「物理阉割」而言的,古代净身太监所经历的,通过损坏、切割生殖器官等物理手段实现的叫做「物理阉割」。
「化学阉割」不会以物理切割的方式除去人体的任何器官,也不会造成绝育的后果。
「化学阉割」的普遍做法是给犯人注射降低男性荷尔蒙的药物,雄性激素大量减少,可降低性欲,也使得「犯罪工具」难以生效。
由于人体自身是要分泌激素的,所以所谓的「化学阉割」不是一次性操作,必须定期的,持续的保持用药,一般需要持续15年才会完全丧失性能力,如果短期用药,停药之后是可以一定程度恢复性能力。
「化学阉割」始于美国,目前,包括丹麦、德国、英国、瑞典、俄罗斯、波兰、爱沙尼亚、阿根廷等在内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允许使用「化学阉割」惩罚性犯罪者和恋童癖者。
2011年7月韩国政府宣布,对性犯罪的男性实行化学阉割的法律生效,法官可依照案情,对性侵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成人罪犯处以“化学阉割”,持续时间不超过15年。这是亚洲国家首次引入这一惩治手段。
Deon Black © Pexels
目前,对于强奸犯是否应施以「化学阉割」也是有争议的。
首先,用于「化学阉割」的药物副作用过大,大部分男性会出现女性特征,例如,乳房发育、体毛减少、肌肉减少、结石、骨质疏松、抑郁倾向等。
一方面,被使用「化学阉割」的男性内分泌腺功能受外力抑制,在药力失效之后可恢复男人的正常功能 ,但产生的一些副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另一方面,亦可能会对去势者造成心理创伤 ,更容易因而心生仇恨,做出扰乱社会秩序的事情。
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数学家、计算机之父图灵的遭遇。
图灵因同性恋行为(在当时属违法行为),被判处「严重猥亵罪」。为了避免牢狱之灾,图灵接受了「化学阉割」,作为缓刑的代价。
在那之后,药物产生了很多副作用,乳房不断发育、抑郁倾向等,这些副作用日夜折磨着图灵。一年多之后,图灵终于无法忍受,选择了自杀。
美国一些被施以「化学阉割」的罪犯认为化学阉割确实有效克制了性欲,但他们也表示,受刑期间承受着不小的肉体和心理副作用。
其次,导致性犯罪的因素是复杂的,除了性欲,还有压力、反社会倾向、酗酒、幻想等等。对其他因素驱动的犯罪,仅靠药物降低性冲动是无效的。「化学阉割」并不能保证每个前科犯都不会再次实施性侵。
我国对于实施化学阉割处罚,仍报以观望状态。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