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术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偏远农村地区。自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疗改革以来,定向培养专业人才、鼓励医学大学生到基层、对现有基层医生进行技术培训等一项又一项的政策出台,都在想方设法来弥补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


近日,江苏省卫健委发布《江苏医改动态》(第207期),其中提到淮安市淮阴区探索实践“人才强基”新路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淮安市淮阴区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招引难、留不住问题,在投入8亿元用于设施设备建设基础上,打出一套人才强基“组合拳”。


一、新增基层卫生人才编制227个


2018年淮阴抓住入选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全省试点县(区)的机遇,2019年新增基层卫生人才编制227个。其中,90个编制被放在淮阴人民医院,用于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周转池”,让人才“下得来、上得去”。


人才招聘由区卫生健康委负责,进入“周转池”的基层卫生人才,先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3年。3年期满进行考核,30%的人回到淮阴人民医院工作,其余人员继续服务基层;3年之后再考核、再录用30%的人进入淮阴人民医院工作。


二、外出参加业务培训,每年万元补助


建立“双重激励”机制。外出参加业务培训的,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分别按照每人每年4万元和2万元进行补贴,培训费由区卫生健康委承担。


2019年以来,基层医疗机构已有131名医护人员外出学习培训。今年150余名基层医护人员参加高级职称考试的基层医护人员,超过前两年通过高级职称评审人数的总和,正高级职称人数从5年前的0人增加到17人。


三、每年拿出500万用作人才强基“暖心工程”专项经费


淮阴区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作人才强基“暖心工程”专项经费。同时研发出“人才关爱”软件系统,对高级职称的医疗卫生人才建立家庭成员信息库,其本人及家人的生日一目了然、自动提醒。


父母60周岁以上、逢十整岁生日的,区卫生健康委送鲜花和蛋糕;


子女考上大学的,发奖励金;


逢年过节,在基层工作5年以上、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区卫生健康委登门慰问、发慰问金;


凡在基层工作满15年、且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定期享受带薪休养7天;


每年拿出150万元对在偏远乡镇服务的283名医护人员,按职称高低发放岗位津贴,每人每月300—600元不等。


如今,淮安市淮阴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全区24家基层医疗机构创成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1个、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17个、省示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个,基层医疗机构省级以上示范化率达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