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渔歌医疗整理
转载请在文首注明来源
截至2021年3月29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096.2万剂次。
渔歌医疗-全球疫苗接种实时数据,点此查看
接种新冠疫苗后,多久可以献血?
新冠病毒感染者治愈后可否捐献捐献全血和血小板?
采供血机构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为最大程度保障血站工作人员和献血者安全,实现血液安全供应,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结合血站工作实际情况,从人员防护、工作场所清洁与消毒、医疗废弃物处理、献血者选择与管理、采供血流程、实验室检测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涵盖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献血者征询、献血者回告、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储存、运输与供应等各个环节。
其中,在献血者管理方面,为最大程度的保障献血者安全和血液安全,《指引》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的献血时间进行规定。
目前,我国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接种人数稳步增加,安全性得到有效验证。本着稳妥推进的原则,经有关专家充分讨论,参考现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和国际做法,将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献血间隔调整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疫苗接种48小时后可献血;接受其他类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者(不包括减毒活疫苗),疫苗接种当日起,14天后可献血”。
同时,《指引》还规定“对于曾被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治愈出院后6个月内暂拒献血。捐献恢复期血浆除外。”
此外,《指引》还要求血站告知献血者,在其献血后如发现自己捐献的血液存在安全风险时,应第一时间将有关信息通知血站,以便对其捐献的血液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
关于我们
◬ 渔歌医疗为合作医疗机构搭建的信息化监管平台
渔歌医疗秉承“携手体制内医疗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强基层保证分级诊疗扎实落地”理念,深入下沉基层,“自下而上”(Bottom-up model) 进行医疗信息化布局。
渔歌医疗多年来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通过和政府、卫健委、医保、各级医疗机构合作,致力于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分级诊疗”、“互联网+医联体/医共体”、“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抗新冠肺炎-智能疾控”等模式建立。
截至2020年,渔歌医疗已在全国辽宁、河南、吉林、黑龙江、四川、山东、云南、贵州、河北、北京、内蒙古、湖北12省104区县落地。服务各级卫健委90余家,医联体/医共体200余家,覆盖基层人口8800万。
联系我们:
渔歌大连:400-033-0187
渔歌成都:400-665-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