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核酸采样可以不穿防护服?究竟怎么回事?

日前,“江西省南昌市明确,室外核酸采样人员不再穿防护服”这一事件登上了百度热搜榜。


针对这一最新政策,网友们议论纷纷。针对大家关心的“不穿防护服会不会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究竟为什么突然就可以不穿防护服了?”等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No.1

不穿防护服,不代表不做防护!


通过相关媒体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南昌此举,主要是为了保障室外核酸检测人员在酷暑天气的身体健康安全。


近期,全国各地气温飙升,南昌更是连续多日高温,医务人员顶着烈日连续工作。16日,南昌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朱世鸣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介绍,采样人员已累计完成2438.29万采样任务。


这一庞大的数据,是无数核酸采样检测人员日夜奋战的成果。在这里我们要明确,全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不应该以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为代价。因此,如何在酷暑天气,让医务人员安全的工作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考虑的。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南昌市这一政策是兼顾了人性化和安全性的,是值得肯定并且具有榜样意义的。


会上,朱世鸣表示,为防止医务人员中暑,南昌市持续改善医务人员工作条件,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室外采样人员不再穿防护服采样,而是改穿一次性隔离衣;采样地点尽可能安排在荫凉处,避免阳光直射;采样人员一小时换岗,并通过安置制冷机、风扇、冰块放在医务人员周围帮助降温,采样点配备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和生活物资,全力保障核酸采样医务人员的安全健康。


寥寥数语,包含了许多关键信息:


其一,不穿防护服不代表不防护,而是改穿一次性隔离衣。


其二,不穿防护服不代表其他配套措施的落后安置,采样地点选择阴凉处、安置制冷机、风扇、冰块等防暑降温举措依旧会进一步加紧落实。


其三,不是所有采样人员都可以不穿防护服,该政策仅限于室外采样人员。换言之,室内采样点、采样人员依旧要严格落实防疫举措、按要求规范穿脱防护服。


No.2

室外采样人员不穿防护服有何依据?


同时,室外核酸采样人员不穿防护服这一政策,最大的争议点就在于,该政策的科学依据问题。针对这一焦点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防护服、什么是一次性隔离衣。


医用防护服能包盖人体头部、躯干至脚踝,结合使用面罩、医用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可以360度防护人体全身部位。


在材料上,医用防护服有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能,可以阻止携带病毒的血液、体液的穿透;在过滤性上,医用防护服也能阻止携带病毒的飞沫、气溶胶的穿透。医用防护服的这些功能,是隔离衣、手术衣所不具有的,因而才成为严防死守的标配。


而在高温环境下,防护服却成为了医护人员中暑的罪魁祸首,针对这一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在没有空调环境中进行普通人群的采样等工作时,工作人员原则上只要“一级+”(小蓝+手套+N95口罩)的防护措施应该就能足以防止被感染,近距离接触时可以在N95口罩的基础上戴面屏防护。普通防疫工作者(非采样人员),尤其在炎热夏天户外环境,推荐正确规范佩戴口罩,并注意手卫生就可


而一次性隔离衣配合口罩、手套等措施显然可以达到“一级+”的防疫标准。


此前,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1天内全部失活。”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失活后也有可能核酸阳性。因此,环境样本中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环境样本中一定有活病毒,无论是环境样本中的死病毒、活病毒,还是灭活新冠疫苗,均含有核酸,做核酸检测都可以检出阳性,所以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它有活病毒,需要综合研判


No.3

这一政策会不会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业内人士:需要综合研判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南昌市这一防疫举措有一定的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但是针对这一政策会不会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施行,业内人士表示,这需要进一步观察,进行综合研判。


综合多方观点,政策施行范围进一步扩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一,各地疫情形势各有不同,室外核酸采样人员不穿防护服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从客观上具有不确定因素,需要多方考察,综合研判。


新冠肺炎病毒的不断进化让疫情防控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不可控因素,因而,各地是否需要采取该项措施,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联合专家综合研判。


其二,核酸检测工作本身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该项举措仅适用于室外核酸采样人员,而针对室内核酸采样点、上门采样服务等工作的进行并无明显作用。


可见,该政策的辐射面相对较小,要想真正帮助核酸采样、检测人员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还是要有赖于各项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健全,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

来 源 / 华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