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以来,究竟改变了什么?有积极的方面也有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医疗角度,梳理疫情带来的改变:




1.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们意识到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健康意识、科学素养日益增强:


01  勤洗手、戴口罩。这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性价比最高的两个好习惯。


02  主动获取如何防止感染、防重病等医疗科普知识。新冠疫情让人们意识到,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好健康管理才是“抗疫之道”。也只有人们意识到的才有可能做到,这比多年的宣传来的更有效。


03  疫情带火了户外活动,亲近自然。不能长途旅行,不能出国游,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户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放松的需求。远离钢筋混凝土的工业商业气息,呼吸大自然赐予的新鲜空气,对身心都有好处。


Joseph Pearson © Unsplash


从某种意义上讲,疫情防控本身便是一堂健康教育课。提高科学素养、做好健康管理,也将有利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2. 发热感冒不去三甲医院就能搞定


新冠病毒感染给人们带来的最大改变之一就是对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区分认识。


我国是输液大国,这和抗生素的滥用也有直接关系,进行输液的大部分药物都是抗生素。疫情前,“吊瓶森林”在医院、诊所随处可见,滥用抗生素现象严重,居民在家有点“感冒”也会自行服用抗生素。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让多年倡导的“非必要不输液”成了响亮的口号。滥用抗生素不但会产生耐药性,也是对自己身体不负责任的做法。


Allie Smith © Unsplash


疫情后,各种诊疗指南、权威科普及官方指导意见的发布,让人们意识到,针对流感、新冠等病毒感染,抗生素是失灵的,只有在特定情况下由医生判定才决定要不要使用抗生素;对于自愈性疾病,服用药物只是缓解症状,不输液也会痊愈,不去三甲医院也能搞定。


疫情是个双刃剑,若能就此改变国人滥用抗生素、滥输液的现象;改变就医行为,让出有限的医疗资源给真正有需要的人。未尝不是件好事。



3. 中医药也讲「精准医疗」


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大众对中医药的需求非常突出,各类中医药的防治措施受到空前的、极大的关注,比如针灸、经络腧穴操、小儿推拿等,各类中成药、中药协定方被国家诊疗指南推荐用于居家治疗。


第一个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推荐使用的中医通治方——武汉一号方,拟方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武汉疫情暴发之初,仝院士从中医角度判断,新冠病毒具有嗜寒湿的习性,在寒湿的环境存活时间长,比较容易传播,对于素体阳虚、寒湿体质或者久居寒湿环境患者更易发病,判断新冠疫情属于寒湿疫,中医治疗原则为宣肺化湿。


仿照古代大疫之时大锅熬药、群体救治的模式,武汉一号方(又称寒湿疫方)由此诞生。创造了5万多人服用70多万剂药的记录。短时间积累的大量临床数据及后续的临床验证显示该方能显著缓解新冠感染所致八大症状、显著降低轻症转重症风险。目前该方的颗粒剂,散寒化湿颗粒已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武汉一号方”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施治,做到了更加精准地用药


中医中药讲究辨证施治,用现代医学讲就是“精准医疗”。中医还有个理论“扶正祛邪”,扶正即增强机体免疫力,中医辨证论治不把着力点放在对病原体的认识上,而在于病原体进入人体,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证候以辨证论治。


这些辨证论治的理论及方法历传二千多年,既是医学宝库也是文化宝库。我们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传承。



4. 互联网医疗从幕后走向台前


过去几年,各行各业正在慢慢打上“互联网”的标签,比如“互联网医疗”。由于疫情的突然出现,不管是行业内、公众,还是国家政策,对于“互联网医疗”都展现了空前的关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一份新冠疫情感染报告显示,55%的感染者使用了线上平台问诊、电话问诊等一种或几种不同形式的医疗服务,而使用医疗机构门诊/急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感染者的比例分别为17%和5.5%。网上问诊、无接触购药……一场新冠疫情,让互联网医疗走进了很多人的生活。


同时,远程会诊、远程会议在医生群体中的渗透度、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医医互动、医患互动更加便捷,医学信息资源共享,为传统的医疗和保健带来了新的活力。



5. 基层医疗正在被“正视”


我国农村地域广、人口多、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作为我国庞大医疗体系的末梢神经,许多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普遍存在药品短缺等问题。即使这样,乡村医生在最艰难的情况下默默给村民提供了最有用的帮助。


Dikaseva © Unsplash


12月,“新十条”的颁布给我国抗疫模式拉开新的序幕,基层医疗也得到空前的关注度,将防治的关口前移,国家多项“组合拳”密集出击,其中涵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工作指导意见及方案,最大程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尤其是基层医疗资源配置。


春节将至,人口流动增多,农村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多地官宣发热门诊、药物、血氧仪、制氧机等“物资”陆续配备到村镇。基层医疗队伍这个庞大的群体正在被“正视”。


真诚期望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基层医生的职业发展能够得以突破,基层医疗服务与技术水平良性运转,从而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6. 囤药乱象折射出的公众焦虑



“奥密克戎新变种容易导致腹泻,建议大家准备蒙脱石散、诺氟沙星等药品。”一张不知发布者背景的图片,一夜之间让蒙脱石散脱销,再次折射出公众的“囤药焦虑”。


囤药现象反映出老百姓面对疫情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有过买不到药、买不到防疫物资的经历,短时间内会让人们心理脆弱,经不起风吹草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权威的语气加上预言式警告,就更能够“煽动人心”,因为,有总比没有好。


这种焦虑必须直视,不能忽视更不能漠视。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及时作出科学指导和充分解答才能减少公众对病毒和用药的担心,给予公众足够的安全感。备药本身无可非议,有备才能无患,但再多的药也经不起囤积居奇。对药品不加辨别地购买,不仅会扰乱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让真正需要的人群无法及时购买,有人还可能因用药不当给身体带来副作用。不妨冷静一些,理智看待疫情发展和用药需求。



7. 网售处方药乱象


远程诊疗、网上开方、送药上门……随着互联网医疗的蓬勃发展,网上药店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快速获取药物,然而由此带来的药品误用、滥用、过量服用事件也时有发生。“网上药店无处方销售处方药”“轻轻松松能买到12周以上用量的处方药”“药师审核形同虚设”“处方上没有执业药师的签字”……这些网售处方药乱象存在已久。与非处方药相比,处方药既有更强的治疗作用,也有更强的毒副作用,决不能“走过场式开方”。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于去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网络售药迎来强监管时代


第三方平台应当设立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并实施药品质量安全等管理制度,配备药学技术人员,按规定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加强检查,对入住平台的药品网络销售企业药品信息展示、处方审核、药品销售和配送等行为进行管理,发现违法行为,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8. 疫情让人经历一场「心理感冒」


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披露,分析显示,2022年12月8日-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


 Markus © Spiske Pexels


日本导演北野武说,“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或八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香港理工大学2022年5月的一项研究发现,逾一成受访者在2021年的第四波疫情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在《中国行为医学》2006年04期中,对SARS患者、一线医务人员和疫区公众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研究,发现其PTSD症状检出率分别是55.1%,26%,31%,SARS患者PTSD症状的检出率最高。


社交活动减少、变故、失去亲人……抗疫是全人类共同经历的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一场心理战,恐惧、焦虑、抑郁、紧张、不知所措……这些负面情绪也像传播的病毒一样,让很多人都经历了“心理感冒”。而今,国内疫情在慢慢好转,除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尤为重要,疫情过后的心理恶魔——PTSD更应值得我们警惕。


●         ●         


在一切变好之前,总会遇到许多困难。疫情让我们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万物更新,旧疾当愈,新年临近,祝你健康、快乐。


渔歌医疗为合作医疗机构搭建的信息化监管平台


渔歌医疗秉承“携手体制内医疗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强基层保证分级诊疗扎实落地”理念,深入下沉基层,“自下而上”(Bottom-up model) 进行医疗信息化布局。


渔歌医疗多年来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通过和政府、卫健委、医保、各级医疗机构合作,致力于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分级诊疗”、“互联网+医联体/医共体”、“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抗新冠肺炎-智能疾控”、“互联网+临床试验”等模式建立。


截至2021年,渔歌医疗已在全国辽宁、河南、吉林、黑龙江、四川、山东、云南、贵州、河北、北京、内蒙古、湖北12省120市区县落地。服务各级卫健委90余家,医联体/医共体200余家,覆盖人口 1亿2000万。


联系我们:

渔歌大连:400-033-0187

渔歌成都:400-665-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