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参考】

1、北大肿瘤医生朋友圈宣战黄牛!这一次,我不当沉默的加班机器

近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一位医生的朋友圈“公开信”引发轩然大波。信中,他控诉黄牛号泛滥导致门诊超负荷运转,甚至因长期加班身心俱疲,最终宣布将拒诊非本人授权的加号患者。这封言辞犀利的信,不仅道出了医护群体的职业困境,更撕开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的一角。在患者与黄牛的博弈中,医生何以成为“夹心层”?这场抗争背后,折射的不仅是个人与系统的对抗,更是整个医疗体系亟待破解的难题。来源:“康迅网”微信公众号 

2、多家医院停业!大型医疗集团遭遇重大危机

继抚州东信第六医院暂停营业后,东信医疗集团旗下又一家医院暂停营业了。来源:“看医界”微信公众号,作者:肖湘 

3、警惕!糖尿病性低血糖究竟有多危险?如何有效应对?

患者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低血糖的风险。低血糖不仅会引发一系列急性症状,如来源:医脉通 

4、所有医疗机构注意!2025全国医院大检查来了,这些医疗行为将被严查!

2025年,全国范围的医疗机构抽查行动就要来了!来源:“华医网”微信公众号,华医网综合 

5、“为了改革,我们撤掉了好几个医院院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以下称“医疗‘强基工程’”)。而医疗“强基工程”的最重要抓手,就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与松散的城市医联体和专科联盟不同,县域医共体更强调医疗机构之间“捆绑”的紧密性,上下联通,以县带乡。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作者:霍思伊 




渔歌医疗参考】

1、BCMA/CD19 CAR-T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

发表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的一项1期队列研究(NCT04935580)的初步研究结果,双靶向BCMA/CD19 CAR-T细胞疗法GC012F用于一线高危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可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高缓解率和早期微小残留病(MRD)阴性。来源:医脉通


2、疾病控制率高达90%,小细胞肺癌新药I-DXd(DS-7300)2期临床结果令人鼓舞

在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了一项2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前沿药Ifinatamab Deruxtecan(简称I-DXd,研发代号DS-7300),对接受过多次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展示出非常积极的疗效。I-DXd是由日本跨国药企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开发的一款靶向B7-H3的ADC药物。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B7-H3,提示B7-H3可能参与小细胞肺癌免疫逃逸机制,是小细胞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12 mg/kg剂量组的疾病控制率达到了90%,这在复发性、转移性小细胞肺癌中,相当令人鼓舞。”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胸内科肿瘤学家兼副主任Charles M. Rudin博士在口头报告结果时表示。来源:渔歌医疗 




【国际医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