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参考】
1、新冠连续3周居门诊流感样病例就诊首位,专家:在可控范围内
“最近两个月,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新冠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抬头趋势,然而,这种变化并没有达到显著的规模,而是保持在了一个相对合理和可控的范围内。”5月12日,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多位感染科专家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需要注意的是,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孔天骄 王艾冰
2、“洋面孔”越来越多,来华跨境医疗潮助推民间交往
编者的话:近年来,来华就医的外国患者越来越多: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很多俄罗斯人慕中医之名而来,在此康养治疗;在新疆乌鲁木齐,一些医院为中亚国家患者做大型手术;在海南,博鳌凭借优质医疗资源吸引着全球的患者……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医院代表和专家称,中方先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及相对合理的费用,是形成来华跨境医疗热潮的重要原因。除了吸引国际患者来华就诊外,一些中国医院也在积极“走出去”,这不仅助推了我国医疗产业的发展,也为各国特别是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民间交往提供了新动能。来源:环球网
3、要不要分房睡?医生告诉女子“肯定”回答后,没想到剧情又反转……
37岁女性患者,姓柳。来源:“听李医生说”微信公众号,作者:李鸿政
4、新动向:医务人员编制或有调整!官方明确重点任务,这类人员占比不低于编制总数的70%
近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发布《南昌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共包含5方面19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全市建立优质高效的“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来源:南昌市卫健委
5、救命的医疗设备,如何沦为个人提款机?
医疗卫生事业事关百姓福祉,医疗领域腐败会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重庆巫溪县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刘学银利用职务便利,长期在设备采购和资金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好处费。巫溪县纪委监委加强以案促改,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推动全县医疗机构举一反三深挖类案问题,督促全县医疗系统服务更透明、收费更合理。来源:人民日报
【渔歌医疗参考】
1、BCMA/CD19 CAR-T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
发表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的一项1期队列研究(NCT04935580)的初步研究结果,双靶向BCMA/CD19 CAR-T细胞疗法GC012F用于一线高危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可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高缓解率和早期微小残留病(MRD)阴性。来源:医脉通
2、疾病控制率高达90%,小细胞肺癌新药I-DXd(DS-7300)2期临床结果令人鼓舞
在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了一项2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前沿药Ifinatamab Deruxtecan(简称I-DXd,研发代号DS-7300),对接受过多次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展示出非常积极的疗效。I-DXd是由日本跨国药企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开发的一款靶向B7-H3的ADC药物。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B7-H3,提示B7-H3可能参与小细胞肺癌免疫逃逸机制,是小细胞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12 mg/kg剂量组的疾病控制率达到了90%,这在复发性、转移性小细胞肺癌中,相当令人鼓舞。”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胸内科肿瘤学家兼副主任Charles M. Rudin博士在口头报告结果时表示。来源:渔歌医疗
【国际医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