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健康界”之邀,约定以线上交流的方式,与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和妇女医院布莱根健康国际副总裁Mark Davis,就疫情前后急诊科的临床实践、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未来发展,谈谈彼此的看法。


“健康界”的记者与Dr. Mark Davis确认了六个问题,下面是这六个问题:


1、为什么急诊发展成了一个专科?在发展成专科之前是什么样子的?急诊科的专业性集中在哪些领域?


2、急诊科或急诊医学中心通常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也是挽救生命的第一道门,患者什么时候应该去急诊科?


3、急诊科往往也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同样以此次疫情为例,我们的急诊科在院感防控都有什么妙招?


4、急诊科是医院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而急诊科医生常需具有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压力可能更大,工作节奏也更快,那么当下急诊科的人才培养有哪些难题?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


5、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推动,全球医疗行业的国际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疾病负担出现了哪些国际医疗趋势?请举例谈一谈国际合作在促进急诊医疗服务的关键作用,以及为何国际合作对医学的发展如此重要?


6、此次疫情有没有给医院的急诊科发展带来一定的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政策的推动,未来急诊科的服务模式应该是怎样的?


我个人觉得这六个问题提的挺好,在疫情后,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也认真思考过,并且通过线上、线下的会议和文章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所以我就逐一对这六个问题,谈一下我自己的见解。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急诊发展成了一个专科?在发展成专科之前是什么样子的?急诊科的专业性集中在哪些领域?


严格讲,我也是半路出家。之前我是呼吸内科医生,2002年进入急诊科。


我的认知,急诊之所以成为专科是跟其他专科发展越来越细有关系。专科的过于细化,使医生不能从整体的角度看待病人。使得医生在处理与全身病生理状况密切相关的急危重症就变得捉襟见肘,所以必须有这样一支从整体观,以迅速识别生命体征是否稳定,进而第一时间做出干预的学科医生队伍。


当然越来越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出现的各种疫情,以及围绕急危重症要有独立的科研架构和培训体系,都促成了急诊向专科的发展。


中国的急诊成为专科是80年代的事情,之前是隶属于内科,医生都是由内科医生以轮转的方式完成工作。病人在急诊就是过渡,有专科特点的病人就会收到各个专科病房。那时的急诊看起来就是一个中转站,既没有学科发展方向,更没有学科体系,做的事情看上去都是临时抱佛脚。


当然现在急诊科在老一辈急诊人的执着坚守下,新一代急诊人努力进取下,急诊科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专业属性越来越强。急诊科的专业性和它的功能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心肺复苏的救治,急性中毒的抢救,多发伤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时间相关性疾病的绿色通道,急性脓毒症的早期治疗等。


第二个问题:急诊科或急诊医学中心通常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也是挽救生命的第一道门,患者什么时候应该去急诊科?


确实是这样,急诊科作为医院的桥头堡,无疑是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的第一站。在国内外,急诊科都是救命是第一位的,所以急诊科与专科医生最大的区别是,先考虑病情的轻重,再考虑疾病的诊断。在急诊医生眼里时间就是生命,特别是对那些时间相关性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中毒、急性多发伤等。错过了时间,也就等于错过了生命。由于急诊科的特性,使得不管是在平时,还是在疫情下,急诊科的救命的功能都是不变的。


 Markus Spiske © Pexels


这次疫情国内综合医院的许多科室,处在停滞状态,病人怕传染,不敢来医院了。但只有急诊科从疫情到现在,都是24小时开诊,急诊医务人员也没有一天的休息。在北京疫情最紧张的时候,2月13日我写了疫情下的急诊科一文,真实反映了当时急诊科的现状。可以肯定地说,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急诊科发挥了关键作用,为那些非新冠病毒感染的急危重病人,做到了保驾护航。


急诊科的性质决定了病人有任何不适主诉都可以来急诊。当然一些感冒,胃炎,不严重的外伤,这些病可以自愈,如果病人全身状况好,可以不需要看急诊。但如果是新发的急症,短时间没有好转的迹象;或者老病急发,通过吃药不能缓解都应该立刻去急诊科。老弱病残孕儿童出现身体的异常,应该更加重视,如果症状不能明确病因,也应该立刻去急诊科。


第三个问题:急诊科往往也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同样以此次疫情为例,我们的急诊科在院感防控都有什么妙招?


刚才谈到,急诊科与发热门诊,在急诊科医生心里,可以说只有一步之遥。当然,对于发热病人,不管是排除了新冠病毒的感染,还是确诊了新冠病毒的感染,都有明确的归宿,或去定点医院或去其他专科,也就是黑白分明的病人对医生来说,都是件容易决断的事。但恰恰在这次疫情中,许多病人从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影像学表现上都不典型,这就给医生在诊断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惑。病人的去留、归属就成了大问题。所以也就使得发热门诊的下一站急诊科背负了很大的交叉感染的压力。这个压力成了各个医院急诊科最头疼的事。要说解决的妙招没有,可依据各个医院的具体情况想一些办法,还是可以的。


Edward Jenner © Pexels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疫情期间,把发热门诊和急诊科统一一个人管理。我既是急诊科的主任,又是发热门诊的临时负责人。这样对两科的医务人员和病人状况心中有数,存在的问题能第一时间发现,业务的短板及时补齐。特别是面对“灰色地带”犹豫不决的病人,多学科讨论,重点追踪,拒绝侥幸,不放过任何可疑点。借助两科共管的优势,把交叉感染降低到最小危险点。


第二件事,加强培训,在核酸检查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借助于国家共识,03年SARS的经验和此次疫情积累的病例,把流行病学史作为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首要因素。没有流行病学史就没有传染病。


第三件事,对可疑病例,即使防疫物资比较紧缺,也要做到防护到位,避免医务人员感染。截止到目前,我们两个院区没有出现一例交叉感染的事件。


第四个问题:急诊科是医院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而急诊科医生常需具有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压力可能更大,工作节奏也更快,那么当下急诊科的人才培养有哪些难题?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


无疑,急诊科的医生是见过病种最多的医生。因为来急诊看病是以症状为主导,哪里不舒服,都可以看急诊。这些症状涵盖了全身所有的系统,所以有人把急诊医生称为全科医生。显然急诊医生不是全科医生,急诊医生要对急危重症病人做到第一时间的救治,而不是慢病管理。之前谈到救人,需要时间性。不像其他专科,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管理医嘱的每一步走都要有三级医生的查房意见。而急诊许多时候的工作性质,容不得一步步的请示,需要接诊医生当机立断,快速做出处理。这样就培养了年轻的急诊医生要有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与生死一线对决的时候,如果急诊医生没有足够大的心理抗压能力,也会使抢救功亏一篑。当我们看到病人转危为安,脱离生命危险,都会情不自禁的欢欣鼓舞,但这里确实付出的不仅仅是急诊医生的体力,更有其永不放弃的信念和日积月累的精湛技能。


Rawpixel© Unsplah

 

急诊医生的工作性质,造就了急诊医生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人才培养的难题,就是急诊医生能否理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的含义。2018年我曾写了如何打造急诊医生的能力?一文,我在文章里写了十条,四十个字:学会吃苦;学会抗压;修炼内功;苦练思维;巧学技术;不耍“聪明”;知识更新;打造自信;关注细节;团结协作。


文章是这样写的:“背会10条40个字,我想这不是急诊医生能力的体现,只能说纸上谈兵。因为在这40个字的背后是苦的磨难,是心智与理想的碰撞。当然任何职业入行看似都不容易,做好就更难。但急诊医生从事的不是一般的职业,它是由把那些走在生死线上挽救过来的人组成的职业,所以,急诊医生的能力不能容得半点含糊。从这些年急诊医学发展来看,急诊医生的能力养成,不要指望一朝一夕,也不要奢求每个入行的急诊医生都能守得住辛苦,禁得住考验。无疑,那些注重培养自身能力素养的急诊医生,会给自己的职业锦上添花;反之,那些不能把自己的职业能力打造好的急诊医生就难于胜任本职工作,最后在急诊生涯这条路上渐行渐远。”


第五个问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推动,全球医疗行业的国际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疾病负担出现了哪些国际医疗趋势?请举例谈一谈国际合作在促进急诊医疗服务的关键作用,以及为何国际合作对医学的发展如此重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科技的发展,慢病,肿瘤,老年病成了全球疾病负担的重头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上投入不多。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至今为止仍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整个世界为之惶恐。这是自100年来,世界未曾有过的疫情大流行,感染人数数千万,死亡人数上百万。虽然我们都不希望疫情的到来,可以说疫情是一件坏事,但也要想到任何事情都有一利一弊。如果人类能够对这次疫情冷静思考,反思过往的行为,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彼此之间的团结。也许坏事会变为好事。


传染病从有人类历史记载,它就存在,给人类带来的祸害也不可谓不大。医学科技的发展在近一百年里有目共睹,许多疾病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有时看起来医学无所不能。可是面对这些新发的传染病,不管是之前的埃博拉,MERS,SARS,还是今天的新冠肺炎,等到疫情真的来了,人还会感染,重症病人是死是活还没有全部掌握在医生的手里。所以医学在面对浩瀚的宇宙面前,它还是那样渺小,有时会不堪一击。


 Aksonsat Uanthoeng © Pexels


人类若想避开或熬过下一次瘟疫的劫难,就要改变看法。


◆ 首先明确自己在地球生态环境中的位置;


◆ 其次将彼此分隔的领域如医学、环境、公共卫生、基础生态学、灵长生物学、人类表现、经济开发、文化考古、人权法律、昆虫学、寄生学、病毒学、细菌学、进化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等等融为一体;


◆ 第三推动全球医疗的紧密合作。


疫情下,人类面对的是微生物,而不是人类自己。所以,人类要想与微生物和平共处,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必须人类自身要形成合力,而不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


医学是全人类共享的学科,前期中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后期国外将疫情的死亡率大大的降低,都是可以作为世界分享的抗疫经验。由于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在抗击疫情的理念上会有各国的特色,西医注重数据,中医看中整体,但不管怎样,在疫情的防控和治疗原则上应该没有国界的划分。拿急诊医学来说,我们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急诊医学的模式,它会和美国急诊医学有一定的差别。但不影响国内外都认可的急诊医学在急危重症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位置。我们很愿意与国外同仁共同分享此次抗击疫情中,彼此成熟的经验或不足。


最后一个问题:此次疫情有没有给医院的急诊科发展带来一定的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政策的推动,未来急诊科的服务模式应该是怎样的?


我想这是必然的,2003年的SARS,是中国急诊科腾飞的标志性时间节点。那一次疫情让大家认识到了急诊科不是一个分诊科室,它是医院的桥头堡,是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是需要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来维系。经历了十七年的发展,急诊科不仅从硬件实力上,还是学科成熟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这次疫情还是让急诊科有些措手不及,但远不是十七年前那支蹒跚学步的急诊科。它承担了急诊医学赋予的使命,承载了疫情下医院对于急诊科的信任。虽然急诊医学发展还不平衡,学科体系还不是很明晰,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还有待激励。可这次疫情锻炼了每一位急诊人,从能力、从胆识、从担当、从吃苦耐劳都各有收获。第三条在谈到了急诊人才的培养,我想这次疫情也是对急诊医生一次非常好的练兵。


科技的发展不会停下脚步,反而会因为疫情激发科技的创新。未来医学的进步,一是在人,二是在医学技术的创新,甚至后者在某时某刻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未来急诊科的服务模式,会依赖强大科技的支撑,以人为本,在考虑疫情常态化大背景的形势下,做好急危重症的救治。通过信息网络平台,科学、细化病人管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在科技和信息技术支撑下,急诊医生可以把更好的服务,更人性化的管理,更贴近病人的关爱带给病人。


以上就六个问题谈了一下个人的看法,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就是疫情下的思考,更有真实性,也更有紧迫性。医学不完美,多学科融合,全球急诊人的团结互动,才能成就急诊医学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