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者最基本的治疗方式,也是一项基本操作技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在西方国家,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但中国早已成为首屈一指的“输液大国”。

        我们不鼓励随意输液,每年因为输液发生意外死亡的病例并不在少数,但是一旦需要进行静脉输液,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掌握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可大大减少临床输液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等,有效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袁红利医生根据自己从事基层医疗11年的经验,浅谈静脉输液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新民市于家窝堡台门村袁红利标准化卫生室  袁红利医生

         1、皮试。

        某些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

        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按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一类是特定情况下才需要做皮试的药物。

        必须做皮试的药物还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常规皮试药物,包括青霉素类、链霉素、结核菌素、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盐酸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有机碘造影剂、门冬酰胺酶。无论药品说明书中是否说明要做皮试,这些药物在使用前必须做皮试。另一种是容易过敏的药品,而药品说明书中又要求做皮试的药品(非常规皮试药物),如:头孢噻酚钠、清开灵(冻干粉针)、益替欣(头孢替唑钠)、糜蛋白酶、维生素B1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过敏体质者需做皮试)。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规定须做皮试药物一览表



        2、充分稀释刺激性药物。

        如需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红霉素等,宜充分稀释,并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输完应再输入一定量的0.9%氯化钠溶液,以保护静脉。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输液前对患者皮肤仔细消毒,输液器及药液应绝对无菌,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更换输液器。

        4、注意药物配伍。

        根据病情、用药原则、药物性质,有计划地安排药物输液的顺序。如需加入药物,应注意配伍禁忌,合理安排,以尽快达到治疗目的。

        抗生素类药物应现配现用。青霉素G钠(钾)盐与四环素、红霉素合用可出现沉淀、混浊、变色,效价降低;输液中需同时加入四环素、维生素C时应先溶解稀释四环素,再加入维生素C。

        5、预防空气栓塞。

        输液前必须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输液中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液完应及时拔针,以预防空气栓塞。

        6、注意输液速度。

        要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和药液因素,确定和调节输液速度。

        ·患者的年龄。一般情况下,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其输液的速度应为每分钟40~60滴。而儿童、年老者的输液速度应减慢,其中儿童的输液速度应为每分钟20~40滴,老年人的输液速度不应超过每分钟40滴。 

        ·患者的病情。患有心肺疾病和体弱者,其输液的速度应减慢,一般应为每分钟30~40滴。此类患者输液的速度若过快,容易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失血性休克等抢救患者可快速滴入,也可同时两路给药。

        ·药物的种类。在临床上,有很多药物的滴注速度是需要严格控制的。比如硝酸甘油,此药在正常浓度下,其滴注的速度应为每分钟8~15滴。若滴注的速度过快,可引起搏动性头痛、颜面潮红、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昏厥等不良反应。输入高渗盐、含钾药物、升压药物,输液速度要慢。

        7注意观察患者。

        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医务人员在输液的全过程一定要勤观察勤问,一定要有对患者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责任心,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注意观察有无心慌气短等滴速过快反应,随时调节速度;

        ·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寒颤等致热源反应,随时对症处置;

        ·注入易过敏性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及时对症处置;

        ·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异常反应,及时处置。

       

        点击进入袁红利医生渔歌主页

        相关阅读:中国何时能打破“吊瓶森林”的全民输液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