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医院工会组织职工参加“北京市职工心理体验服务系统”的测评,目的在于缓解因为各方面压力给职工带来的心理影响,进而维护大家的身心健康。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379
  • 几天前在回龙观院区的急诊,一天之内来了两位猝死的病人,一位是16岁,在学校期间猝死;一位是46岁,在打工的宿舍猝死。后来证实两个人都有先天性心脏病,都曾做过手术。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374
  • 如果等到一切工具都臻于完美,像是制作出可以把医生和病人都变成沟通大师的DVD教学影片或计算机光盘后才愿意开始行动,我们就没办法协助现在就有需要的病人做决定,或者让医生成为更好的决策伙伴。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332
  • 对于疾病的定义和理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也有很大差别。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331
  • 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是惧怕死亡,而是恐惧孤独。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317
  • 作为医生当然应该知道谁是病人,那就是有疾病缠身的人就是病人。可认知到这一步对医生来讲就可以了吗?如果从疾病层面确定病人,应该是足够了。可要是从人的层面看待疾病就显得不全面了。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306
  • 每一个人都要对疫情常态化做出积极和负责任的思考。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280
  • 当年高考第一志愿报了北医,第二志愿报了北师大,说明骨子里还是有当老师的意愿。后来毕业分配到了北医的教学医院,我就有了两个身份,既是医生,也是老师。医生是给病人看病,老师是带北医的实习学生,除了给学生灌输知识外,就是教书育人。...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261
  • 要想岁月静好,人就要独立的思考,不碌碌无为,不虚度年华。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230
  • 叙事医学关注的就是人的情感,关注的是对病人的体贴。要求医生与病人共情,也就是体验病人的内心世界。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225
  • 有这样一位患者,黄宛教授给他治了近30年,我给他治了27年。
    随笔
    渔歌电台渔歌医疗 医师
    8214
  • 虽然心里不太承认老了,许多时候还在体育场与年轻人拼速度、秀肌肉,但时间的脚步却步步紧逼。节前值完了最后一个总值班,被院办告知因为年龄的原因以后就不用再为值总值班发愁了。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喜悲参半,理由不说想必大家也都明白了。...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206
  • “医治的本领”会在临床或者病人的护理中艺术般展现出来。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191
  • 医学生的学制长众所周知,最短的5年,最长的8年。除了学制长,医学生在校期间学的知识还没完没了,既有普通高校都有的数理化、英语、哲学、生物,还有医学院学生独有的解剖、病理、生理、微生物、生化等。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190
  • 这半天在抢救室和留观室就看了这5个病人。5个病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年轻,病种不同,病情不一样,但最终结果却没有给一个病人进一步药物治疗。当医生不用药,显然不是医生和病人的常规思维。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188
  • 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各国都减少了人员之间的互相往来,许多航班停飞。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185
  • 只有当你患病时,你才会问自己:谁是你可以信任的人?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你能承受多少痛苦?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132
  • 她们心善、率真、担责、进取,她们是急诊一颗苍天大树,也是急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111
  •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到了,每当这个时候学生都会给自己的老师送上一束花、寄去一张贺卡,写一段温馨的短信,以表对老师的教育之恩。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109
  • “老”这个字应该是个中性词,在有的场合“老”是好的意思,在有些场合“老”就有些贬义的感觉了。“老”更多时候是表达生理上的年龄,可有时也用于表达技术上的娴熟和有真本事。有人说:医生越老越值钱。
    随笔
    赵斌北京积水潭医院 主任医师
    8101